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清明祭祖的意义

栏目:知识百科日期:2023-12-20浏览:0

在每年4月初有一个大家记忆深刻的传统节日,并且这个节日是我们我国至关重要的祭拜节日,因此大家就会比较重视清明节,那在清明节有什么传统风俗,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会是什么,有什么让你们记忆深刻,那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清明节有什么传统风俗

祭拜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拜节日,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祭祖和祭扫的日子。最初,祭扫要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节的习俗,从唐朝开始逐渐合并到了清明,最后成为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扫墓祭祖,表达的是人们对先祖的“思时之敬”。其实,祭扫习俗在秦代就有,但不一定要在清明时节,到了唐代清明扫墓就盛行了。

踏春

踏春,也叫春游、探春、寻春。一到清明花草返青之时,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要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一起去踏春。春季踏青的习俗历史久远,相传在秦代时就已出现,有些也说要在魏晋时期。《晋书》记述,每年春季,大家都要搭伴到野外游春看景,至唐宋尤盛。《旧唐书》记述:“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春。”由此可见,春游踏青的习俗的确早己流行。到了宋朝,踏春的风俗在各地就更为盛行。人们在春游踏青时,还会开展蹴鞠、放风筝等各种游戏活动。

蹴鞠

鞠是一种足球,用皮革制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便是用脚去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也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始于春秋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最初目的是用于训练战士,唐宋时期最为兴盛,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欣赏,万人瞻仰”的场景。2006年5月20日,蹴鞠还做为非物质遗产经国务院准许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大家所喜爱活动。据《询刍录》记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里做纸鸢,导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传出动听之声,如同“筝”鸣,俗称风筝。最初风筝仅限于皇宫贵族的少爷佳人玩赏,到宋朝之后,才在民间盛行开来。

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不但白天放,晚间也放。晚上在风筝下或风筝吊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作“神灯”。以往,放风筝通常又与放霉气联系在一起。因此,有些人把风筝放入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由轻风将它们送到天涯海角,听说这样能除病免灾,带给自己好运。此外,大家也会把所有的烦恼写在风筝白纸,让这些苦恼随风筝飞上蓝天,以避开一切烦恼和不顺。

除了上述较为普遍的习俗外,清明时节还有其他特色的习俗。例如在江南一带,大家会到清明时节吃由“浆麦草”汁水和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而成的青团子,青团子里面还包裹着豆沙馅,吃着美味可口。在北方,大家会用酵糟醒面,夹枣蒸制而成枣糕。

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躲避残害而流亡国外,逃亡途中,在一处人迹罕至的区域,重耳没了力气,站不起来,随臣介子推来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掉一块肉给重耳做了一碗肉汤,重耳喝过之后,体力好了。

十九年后,重耳归国做了君王,便是知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当政后,对那些和他患难与共的大臣倍加册封,唯有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眼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地想起往事,心中有愧,立刻差人来请介子推早朝受赏封官。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身背老娘躲到了绵山。因此,有人出了个想法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打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归不见介子推出去。进山一看,介子推娘俩抱着一棵烧糊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尸体哭拜一阵,随后安葬尸体。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臣子,素服徒步登山祭拜,表示哀悼。行到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生,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扫墓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叫“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祭祖的价值

清明祭祖展现了中华民族尊亲敬祖、崇宗隆嗣的传统观念,其核心是儒家伦理的忠孝文化。我国的民俗信念源远流长。人们源于对梦镜、生孕和死亡等现象的不解,产生了最初的信仰,即“灵魂”。初始初民相信人是由肉体和灵魂组成的,人死后,肉体能够烂掉消退,而灵魂却会永生永恒。而且在大家的意识中,灵魂是有血缘远近亲疏之其他。《左传·僖公十年》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因此,为了获得和自己有血缘亲族联系的祖辈的护佑和荫庇,古人常常以屠宰家畜作贡品的方式去表达对“亡魂”的尊崇之情。之后人们把向“亡魂”施礼的社会礼仪行为称为“祭拜”。祭拜属于“吉礼”,为五礼(吉、凶、宾、军、嘉)居首。《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法,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胜于祭。”

只不过在春秋之前祭祖实行庙祭,并无墓祭。墓祭的出现要在春秋战国之时。《孟子·离娄下》讲到齐东郭“间之祭”的故事,表明在当时墓祭确已存有。到了汉朝,人们把墓祭早已看得很重。汉朝王充《论衡·四讳》说,当时“俗有四大讳”,其中之一便是“被刑为徒不了丘墓”。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狼烟频仍,人们对祭扫仍然重视。《魏书·高阳王传》:“任事之官,吉凶休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不过那时祭扫并没固定的时间,这种情况直至唐朝才改变。《旧唐书·玄宗纪》记述:“寒食上墓,宜编五礼,永为恒式。”宋朝朝中又要求:“寒食至清明之日,各地均须扫墓陵墓,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郭省坟,以尽恩时之敬。”

可见,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追思祖先,启发后人的一种美德行为。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正是这种世代相传的孝道观念,变成今人敬孝、感恩、处事的行为规范。这类孝道礼仪,既能体现为对祖先的感恩之情,还可以体现为对过世故旧、革命先烈的怀恋之情。它既能为今人构建与先人之间融洽的代际关系,也可以为人们营造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气氛。今天我们根据祭祖活动,宣扬崇亲敬宗、尊老敬老的优良道德风尚,正是儒教伦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精神内核的体现。大而言之,中华民族称为华夏儿女,本身就是一个血族亲缘集团。每年清明节的陕西黄帝陵祭拜,正是国内外华人对我们整个民族祖先认同的真实反映。因此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得到传承,与清明时节对祖先的“祭亡以礼”是分不开的。自然,大家提倡的孝道是家人在世时的尊重、尊重和照顾,而非亲人去世后奢排的丧礼、高大的陵墓和祭扫的铺张。倘如此,就玷污了清明这一“祭祖传国粹,易俗尽孝心”的传统美德。

清明踏青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活动,其核心是古人顺应天时、和谐共生的朴素理念。天道有序,万物有节。清明节气排到春分之后,这时天气回暖,万木萌生,人们在清明节气踏青游春可谓顺应天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联的体现,也是热爱生命的真实表现。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清明祭祖的意义” 的相关文章

得了甲流可以吃螺蛳粉吗 得了甲流可以吃薯片吗

甲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流行病毒,感染以后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这时候就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瓜果蔬菜,一般不建议吃螺蛳粉和薯条,会容易刺激肠胃,加剧甲流的病情...

京东315和618哪个活动力度大 京东315便宜还是618便宜

315活动其实不仅仅只有淘宝才有,京东也是有相关活动的,而且对于315活动品质也是可以确保的,那么京东315和618哪个活动力度大呢?京东315便宜还是618便...

清明节扫墓有哪些风水禁忌 清明节扫墓的禁忌和讲究

继承了2000多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祖先、尊重祖先的重要性。清明节不可避免地要祭拜祖先,那么清明节扫墓有哪些风水禁忌呢?清明...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食物 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在清明节有什么民间习俗之后,我们会对清明节有什么传统食物,清明节必须吃的东西会更好奇,有很多节日都有自己的传统食物,所以在清明节前后和这一天也有很多著名的食物,...

眼影是用手画好还是用刷子画好(用眼影画好还是用刷子

听闻用手画眼影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好像说是不太卫生,那么到底要用眼影画好还是用刷子画比较好?眼影用手的话该怎么涂抹才好?眼影是用手画好还是用刷子画好画眼影时用...

目字旁的有什么字 目字旁的字大全

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除了照顾好孩子,还应该想想如何给孩子起名,一个好名字能够增长运势,还能够给孩子带来好运,若是根据固定偏旁来取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目字旁的有...

京东618和315哪个折扣大(京东315和618哪个活动力度大)

京东在315的时候也有有关折扣活动,在315可能优惠力度并不是很大,可是315的有关品质一定是很好的,那么京东618和315哪个折扣大呢?京东315和618哪个...

挂子行指的是哪类人群 挂子行主要是干什么的

在古代,有一种人被称为“挂子行”。大女孩和年轻人满场舞枪打棒,让人目不暇接。那么挂子行是什么样的人呢?古人口中的挂子行是指什么样的人群学武卖艺的。在古代行语中,...

2023年儿童身高发育图 2023年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图

针对孩子的身高体重,父母们都是十分重视的,每次体检都希望孩子的身高体重能合格,2023年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如何呢?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3年儿童身高发...

泰山站是全国最安静的火车站吗 爬泰山应该怎么爬

春天来了,很多人选择爬泰山,爬泰山后,很多人在泰山候车厅睡得很香,一些网民说泰山站是中国最安静的火车站,那么,怎么爬泰山呢?下面的小边将带来介绍。泰山站是中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