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汉成帝是谁 汉成帝是指的哪位皇帝

栏目:生活百科日期:2023-09-15浏览:0

  汉成帝刘骜,前51年生,前7年去世。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汉成帝于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这个皇帝年少谨慎,年长贪乐,最后死在妃子怀抱中。

  王莽篡汉是什么历史事件

  西汉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外戚王莽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最初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后来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为了收买人心,他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赞王莽。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公元5年十二月,汉平帝死后,王莽指使同党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要求让他代天子临朝。王政君无奈,只好顺从这一要求,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

  公元6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三月,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代汉做准备。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公元8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于是王莽便到高帝祠庙接受铜匮,然后戴上王冠觐见太皇太后,坐在未央宫前殿,即天子位,定国号为“新”。至此,西汉灭亡,王莽达到了他的托古改制、篡汉自立的政治野心。

  汉朝国号的由来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汉成帝是谁 汉成帝是指的哪位皇帝” 的相关文章

林徽因八月的忧愁赏析 八月的忧愁诗歌赏析

  《八月的忧愁》被认为是优美的田园诗,在平静的叙述中,表达了抒情主体对命运、生活的思考和难以言说的幽怨。。“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一句即透露了诗人的愁思之...

蜂蜜为什么会发酵 蜂蜜发酵的原因有哪些

  因为蜂蜜中含有少量的酵母菌,所以在适当的浓度与温度条件下,就会引起发酵。蜂蜜放在室温10摄氏度以下时不易发酵,在14-20摄氏度时蜂蜜最易发酵。蜂蜜发酵后,表面会产生...

高空坠物警示语 高空抛物的警示语

  1、高空抛物,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2、高空抛物,砸在地上一个坑,砸在头上一个人。  3、不能在丢垃圾时,丢了自己的脸。  4、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 元宵节是哪一天

  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

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城际公交开通了吗川渝20路开通了吗

  广安到重庆的城际公交于2022年6月29日正式开通。广安到重庆的城际公交实行按里程收费,25公里内2元、25—35公里3元、35公里以上5元。即实行“阶梯票价制”,起始票价2...

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的区别 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的区别

  1、软化程度不同  第一次发酵之后,面团的软化程度更高;反之第二次发酵之后,则会使面团充分扩展。  2、酵母用量不同  第一次发酵之后,酵母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繁殖...

水泥有效期是多久 水泥的保质期是多久

  水泥的有效期是三个月。具体存放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季节决定,如果是比较干燥的季节,水泥可以保存2到3个月的时间,如果是比较潮湿的环境和季节,水泥最多可以存储半...

貂绒和貂毛的区别 貂绒和貂毛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貂绒指一种新型面料,由貉子毛、兔毛,羊毛以及其他不同种类化纤材质混合纺织而成;而貂皮属于细皮毛裘皮,来源有紫貂和水貂两种。  2、特点不同:貂绒毛线具有...

灰尘来自什么地方 灰尘是怎么来的

  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它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

春雨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春雨的诗词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唐·徐凝《春雨》  3、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